临江镇简介
临江镇距离开州城区约18公里。全镇幅员面积123.5平方公里,耕地6.78万亩。辖7个社区、22个行政村,户籍人口10.37万,常住人口7.3万。全镇有行政编制(含机关工勤)编制74名、在编57名,事业编制101名、在编84名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近40亿元,比去年增长8.5%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9家,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5.85亿元,同比增长4.5%以上;辖区非税收入2518万元,税收收入2940万元,税收总额居全区前列。临江是千年古镇。临江始建于南北朝西魏,因南河古称临江而得名。明代中叶成为集市贸易场所,称临江铺。明末清初发展成为江里(区域名)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,名临江市。民国初年改名为临江镇,沿用至今。冰薄月饼、香稠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驰名中外,“九井十八庙”等历史遗迹风韵犹在。临江是产业强镇。建成46万平方米重庆市智能家居产业园,吸引入驻企业54家,累计产值超80亿元;依托柑橘产业建设3.2万亩江里现代柑橘产业园核心区,柑橘全产业链产值超6.27亿元;鲁渝协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350亩,以点带面助力辖区农业技术迭代升级。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,系全区唯一。临江是教育大镇。辖区教育体系完备、均衡发展,现有各类学校25所,其中公立学校12所(市级重点高中1所,初中3所(含临江中学),小学7所,幼儿园2所)。在校学生2万余人,教职工1200余人。临江是商贸名镇。地处江里片区中心,商贸发达、物产丰富,各类经营主体达5000余家,拥有营业面积2.4万平方米的综合商贸体和西南片区唯一乡镇高端数字化影视中心。2024年初,临江特色商业街顺利开街,与豪美、四十米商业街形成商业聚集,进一步带动市场活力,入驻商户销售额增长10%以上。
近年来,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在市、区两级的坚强领导下,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,全面完整、准确系统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一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认真执行市委六届历次全会、区委十五届历次全会部署,强化党建统领,突出稳进增效、除险固安、改革突破、惠民强企工作导向,以“五个一批”为抓手,真抓实干、紧抓快干,有力推动了临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、全面进步。
办公地址: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人民政府
办公时间:9:00-12:00,14:00-18:00(周一至周五,法定节假日除外)
联系电话:电话:023-52812100 传真:023-52812100
邮政编码:405400
政府网站://www.bjhdsx99.com/qzfjz_238/hfjdbsc_82080/
(一)加强基层党的建设。坚持党要管党、全面从严治党,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,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,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。
(二)强化经济发展职能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的关系,规范市场秩序,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、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,激发市场、社会的创造活力。强化产业引导,科学编制发展规划,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推进扶贫开发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(三)强化公共服务职能。加快义务教育、学前教育、劳动就业、基本医疗卫生、公共文化体育、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,完善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、扶贫济困、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,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,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。
(四)强化公共管理职能。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,强化城镇和村容村貌管理。健全重大社情、疫情、险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。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加强信访工作,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,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
(五)强化公共安全职能。加强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、生态建设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,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。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完善执法保障机制,增强执法监督能力。
1. 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。主要负责综合协调、统筹调度、应急指挥的具体事务工作;负责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行的管理保障,平台接收事项的受理、分析、流转、处置、督办、反馈、考核等工作;负责基层网格建设和管理等工作;负责督查、考评、数字化建设等工作;负责文电、机要、保密、档案、政务公开、值班值守、印章管理、会务等工作;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。联系电话:023-52812100
2. 党的建设办公室。主要负责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、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;负责纪检、组织人事、宣传思想文化、意识形态、统一战线、社会工作、全面深化改革、机构编制、巡察、老干部、精神文明建设、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;负责人大工作,政协联络工作;负责群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,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、协调、指导、督促,负责家庭暴力预防、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。联系电话:023-52205228
3. 经济发展办公室。主要负责发展改革、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、水利、科技、经济和信息化、商务、旅游、经济社会统计、林业、招商引资、供销合作等工作;负责农村经营管理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;负责市场主体培育、营商环境改善、区域协作等工作;承担移民搬迁安置有关后续工作,负责三峡后续项目及对口支援项目的策划、申报、组织实施、资金管理、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;负责规划建设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保、市政管理、农房建设管理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、地灾防治、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管理等工作;负责财政资金及代管资金的收支管理、财政预算、决算及财务报告;负责国有资产管理、政府采购、非税收入管理、惠农资金兑付、审计监督、内部控制、财政资金监督、绩效管理等工作;代理村(社区)会计账务;负责村(社区)财务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。联系电话:023-52817135
4. 民生服务办公室。主要负责民政、教育、卫生健康、退役军人事务、劳动就业、医疗和社会保障、2026世界杯世选赛、老龄事业、残疾人事业、物业管理、廉租住房保障等工作;负责落实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政策;负责村(居)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;负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,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,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。联系电话:023-52812197
5. 平安法治办公室。主要负责法治建设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国家安全教育、禁毒和反邪教、信访稳定、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;统筹做好平安创建、扫黑除恶、人民调解、社区矫正、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等平安建设工作,组织协调流动人口、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;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类、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;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,协助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、危险化学品、烟花爆竹、乡村道路、消防管理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;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等市场监管属地责任;集中行使依法承担、授权或委托的各项行政执法权;协调、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及派驻机构开展其他领域的联合执法;负责兵役、民兵、国防动员等人民武装工作;完善执法协调、公共法律服务、普法依法治理、网上网下联动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等机制,推动平安法治和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。联系电话:023-52810229
镇纪委、武装部按照有关规定设置,工会、团委、妇联、残联等群团按章程设置,负责人按有关规定配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