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情况。厚坝镇地处开州城区东部,紧邻澎溪河北岸,因寓“土地肥厚、地势平坦”之意而得名。全镇幅员面积49平方公里,辖1个社区(复兴社区)、7个村(大坝村、厚坝村、大安村、红宝村、青坪村、群联村、石龙村),有网格16个,总人口1.2万户3.4万人。厚坝是三峡库区移民重镇,5个村(社区)完成移民1.3万人,其中外迁0.75万人,后靠0.55万人。2021年换届以来,厚坝镇党委政府以“环湖城镇功能区·双百城市后花园”为奋斗目标,戮力同心、唯实争先,连续两年区委考核为“好”等次,成功创建“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”“重庆市优秀人大代表家站”“重庆市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”“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”等国家级和市级试点示范。
二、区位条件。临城,凤凰梁大桥建成后距离开州城区6公里,直通文峰街道,抵城快速。临湖,地处长江支流小江流域回水末端,紧邻汉丰湖4A风景区,紧靠澎溪河湿地保护区,生态良好。临景,一脉承接举子园、风雨廊桥,一线连通刘伯承同志纪念馆、盛山公园和水上乐园,环境优美。临路,省道开云公路东西横穿全镇,开城高速和巫云开高速在境内呈“T”型交汇,开州东互通距镇政府仅2公里,交通便利。
三、产业发展。建“绿色菜园”。高标准推进鲁渝协作(寿光)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,按照“六统一分”原则建成连栋温室大棚38个,培育种植业主12家,一期流转432亩,产螺丝椒200万斤,二期新建大棚42个326亩,预计7月底交付使用。创“三峡橘园”。建成渝东北最大晚熟柑橘良种繁育基地350亩,年销柑橘苗木30万株,实施高换柑橘1755亩,完成24家果园全覆盖标准化生产技改,建成分拣中心1000平方米,打造育种、生产、包装、销售全产业链。优“四季果园”。按照“多元、小众、特色、精品”的理念,打响“春沃柑”“夏脆桃”“秋火龙果”“冬草莓”四张名片。建成鲁渝协作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示范园2400余平方米,投入资金378万实施二期项目15000平方米,培育“白雪公主”“香野”特色品种,年产量达1万斤。火龙果基地占地150亩,年产量45万斤,年产值达225万元。培育蓝莓、杨梅、脆李等多个优质果品,认证绿色食品7个。精“生态渔园”。发挥特色生态水产养殖优势,依托三峡学院、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提供养殖技术服务,培育瘦身鱼、太阳鱼等鱼类10种,建成高位池40个,年产量190万斤以上。享“乡村乐园”。构建“田园研学游+休闲垂钓游+金色乡村游”旅游业态,打造“共享菜园”、“水田摸鱼”、“果树认领”等体验研学项目6个,建成水云天、月亮湾等高品质旅游点,成功举办“虫虫蚂蚁闹元宵”、垂钓赛事等文体活动。
办公地址:重庆市开州区厚坝镇茂发街1号
办公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2:00,14:00-18:00(周一至周五,法定节假日除外)
联系电话:023-52201011
邮政编码:405407
政府网站:2026美加墨世界杯比赛分布图
(一)加强基层党的建设。坚持党要管党、全面从严治党,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,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,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。
(二)强化经济发展职能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的关系,规范市场秩序,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、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,激发市场、社会的创造活力。强化产业引导,科学编制发展规划,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推进扶贫开发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(三)强化公共服务职能。加快义务教育、学前教育、劳动就业、基本医疗卫生、公共文化体育、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,完善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、扶贫济困、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,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,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,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。
(四)强化公共管理职能。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,强化城镇和村容村貌管理。健全重大社情、疫情、险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。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加强信访工作,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,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
(五)强化公共安全职能。加强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、生态建设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,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。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完善执法保障机制,增强执法监督能力。
(一)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。主要负责综合协调、统筹调度、应急指挥的具体事务工作;负责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行的管理保障,平台接收事项的受理、分析、流转、处置、督办、反馈、考核等工作;负责基层网格建设和管理等工作;负责督查、考评、数字化建设等工作;负责文电、机要、保密、档案、政务公开、值班值守、印章管理、会务等工作;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。
(二)党的建设办公室。主要负责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、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;负责纪检、组织人事、宣传思想文化、意识形态、统一战线、社会工作、全面深化改革、机构编制、巡察、老干部、精神文明建设、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;负责人大工作,政协联络工作;负责群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,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、协调、指导、督促,负责家庭暴力预防、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。
(三)经济发展办公室。主要负责发展改革、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、水利、科技、经济和信息化、商务、旅游、经济社会统计、林业、招商引资、供销合作等工作;负责农村经营管理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;负责市场主体培育、营商环境改善、区域协作等工作;承担移民搬迁安置有关后续工作,负责三峡后续项目及对口支援项目的策划、申报、组织实施、资金管理、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;负责规划建设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保、市政管理、农房建设管理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、地灾防治、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管理等工作;负责财政资金及代管资金的收支管理、财政预算、决算及财务报告;负责国有资产管理、政府采购、非税收入管理、惠农资金兑付、审计监督、内部控制、财政资金监督、绩效管理等工作;代理村(社区)会计账务;负责村(社区)财务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。
(四)民生服务办公室。主要负责民政、教育、卫生健康、退役军人事务、劳动就业、医疗和社会保障、2026世界杯世选赛、老龄事业、残疾人事业、物业管理、廉租住房保障等工作;负责落实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、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政策;负责村(居)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;负责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,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,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。
(五)平安法治办公室。主要负责法治建设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国家安全教育、禁毒和反邪教、信访稳定、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;统筹做好平安创建、扫黑除恶、人民调解、社区矫正、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等平安建设工作,组织协调流动人口、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;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类、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;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,协助开展煤矿和非煤矿山、危险化学品、烟花爆竹、乡村道路、消防管理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;承担食品药品安全等市场监管属地责任;集中行使依法承担、授权或委托的各项行政执法权;协调、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及派驻机构开展其他领域的联合执法;负责兵役、民兵、国防动员等人民武装工作;完善执法协调、公共法律服务、普法依法治理、网上网下联动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等机制,推动平安法治和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。